在先后向魯豫展示了石齊、劉海粟、吳冠中以及傅抱石的畫作之后,王健林開始緩緩傾吐他對“蓋章”一事的看法:“很多收藏者是這樣的,到了那種境界,都會在空白處,或是留白處寫上:我怎么怎么,或者打上一個章。我還沒到那個程度,因為我想,這么好……第一我是沒這個底氣,古代的很多名畫,值不值錢,當然首先是腕大不大,是不是真品。其次,是傳承有序,如果皇帝擁有,打兩個印,那就值錢了。或是明朝皇帝提兩筆,那就更值錢了。”
看得出,王健林對藝術品的鑒賞非常內行,且懷著敬畏之心。比如,他對魯豫提到自己對潑彩的看法,以及他總是堅持自己卷畫,不假他人之手,并認為“這(卷畫)是有專門功夫的”。
說起“蓋章”時,王健林沒有了在談論萬達食堂和萬達城項目時的自信與肯定,他顯得有些猶豫:“現在覺得底氣還不那么夠,就是不光是財富,還有修養,再說現在,哎呀,還沒到那個時候。”這番話透露出王健林對收藏的態度,雖有收藏的執念,但對自己與文物藝術品之間的關系十分清醒。
其實,中國收藏家在古畫上題跋或蓋收藏印是古已有之的傳統。在上海博物館書畫部副主任凌利中印象中,這種傳統自唐代就已萌發,“這里面有兩種情況,入藏官府機構的收藏大都是需要蓋上印的。在民間,藏家也有蓋印或題跋的習慣。”
因而,人們能夠在《女史箴圖》、《鵲華秋色圖》、《浮玉山居圖》等許多歷代名畫上都能看到滿滿當當的鑒藏印。“古書畫上的印鑒其實有著正面的意義,比如它成為鑒定和研究的重要依據。而且,今天的人們也似乎能夠接受古書畫上的印章,成為一種審美習慣,拿掉了,反而會不習慣。”
“但題跋、蓋印太繁密,影響書畫本體,就不好了。”凌利中說。明代項元汴收藏之富一時無匹,他不愿出仕做官,連萬歷皇帝的面子都不給。但在蓋章這件事兒上,卻有著無與倫比的熱情。專家從他收藏過的名畫上搜集得到的鑒藏印共計40余方,包括 “世濟美堂”、“天籟閣”、“墨林山房”等等他常常在同一件書畫上蓋上幾方不同的印鑒,以示珍愛,在真偽存有爭議的北宋蘇軾《功甫帖》上,就有其鑒藏印三方(同軸另紙裝裱)。
另一位酷愛在名畫上“發帖”的乾隆皇帝被今人稱為“蓋章狂魔”。他自詡文采風流,一生醉心于書畫,是明清兩代收藏最為宏富的皇帝。《秘殿珠林》、《石渠寶笈》中著錄乾隆書畫近2200件,收藏之余,他也以史無前例的熱情在前人書畫上信馬由韁。這里頭還有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公案:當年,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子明卷》曾流入清宮,乾隆帝并不知其為明代摹本,喜愛之極,并在畫上留下50余處題跋,以至于畫卷上的空白幾乎全被填滿。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凌利中笑言:“幸好他看走眼了,提在了贗品上。”
雖然人們現在所知的前代大藏家皆為達官貴人,但古時候,“提字蓋印”還是一項頗為“民主”的傳統,滲透于每一個階層,與身份高低并無必然聯系。“它并非貴族所特有,古時的平民百姓也會在書畫上提字。只是,普通人遇上傳世名畫的幾率比較小。而我們在鑒定的時候,也時常會遇到不常見的收藏印。”凌利中說。
在凌利中看來,這種習慣在今天的中國依然存在,只是不再普遍,背后其實是文物保護意識的改變:“保留原貌”被視為文物保護的基本原則。率先做出改變的是博物館等公立收藏機構。“新中國成立后,博物館入藏的書畫就不再題跋蓋印。”凌利中說。至于私人收藏,“這畢竟是私人物品,沒有法律規定不能這樣做,個人有充分的自由,這樣的作法在民間依然保留著。
只是,僅從聚集了頗多民間收藏的拍賣會上看,清代以后便少有人在古人書畫上題跋蓋章,至多是加裱引首,把題跋寫在引首上。當然,這里面要撇除一種情況:文人的往來唱和,朋友的書畫饋贈,這種情況下的題跋或蓋章就要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