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遠,中國畫家、教授。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導師。
馮遠在自己的畫集序言中寫到:
我一直覺得,藝術家是土地的兒子,兒子從出生那天起就無法改變他的出生印記。一個有思想有理想的藝術家是不會也不能割舍民族傳統的精神血脈的。當然,我們理當秉持一種積極主動與開放的操守。在東西方文化藝術互補互滲的交匯處有一個“度”。如果我們超越了“度”,便可能喪失了我們賴以存身和引為光榮的基石;但假若我們達不到相應的“度”,我們也難以建立起新的現代傳統。相信以中國藝術家的智慧,是不會坐視足下的基石被消蝕的。
我毫不懷疑中國畫的生存問題,只要國家經濟、政治、科技教育強盛,中國的文化藝術必然隨之受人尊敬。東西方藝術彼此之問的文化歷史背景如此不同,究竟有否必要引領中國藝術經過一場西方式的蛻變,以達到走向現代世界的目的?中國藝術能不能找到自己的現代之路?站在中國藝術家和藝術理論家的立場看問題.答案似乎是不言自明的。對于一個從事藝術實踐,并且關注理論建設的中年人來說,最好的辦法是表明自已的觀點,卻不陷入論爭的陷阱,而是努力通過實踐的成果去言說。同時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怯懦到喪失了文化自信,或者學著“他者”的口氣,套用似是而非的解構方式來任意瓦解弱化,甚于貶抑賴以立足和與人交流的平等的文化身份。假如有一天,我能夠擺脫那些圣哲、偉人施加于我的種種影響,真正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用自己的技術語言去表述思想與情感,該是何等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