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裙暴露羞耻h,黄色视频免费看网站,欧美精品网站,无码高清三级片无删减,美女视频黄a视频免费全过程在线,全国探花第二场高2k修复播放

 
歡迎您來到翰墨國藝文化研究院!?
吳冠中
來源: | 作者:pro02f89a | 發布時間: 2018-02-06 | 6504 次瀏覽 | 分享到:

吳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蘇省宜興縣。1942年畢業于國立藝術專科學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費留學,1947年到巴黎國立高級美術學校,隨蘇沸爾學校學習西洋美術史。1950年秋回國后曾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北京藝術學院及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曾出版過《吳冠中素描、色彩畫選》、《吳冠中中國畫選一輯》、《東尋西找集》、《吳冠中散文選》等。





1919年 8月29日,(陰歷閏七月初五)吳冠中出生于江蘇省宜興縣閘口鄉北渠村。父吳爌北,務農,同時在吳氏宗祠設立的小學任教。
1926年 7歲,入吳氏小學一年級就讀,常觀村里的畫家繆祖堯先生作畫。
1930年 11歲,在吳氏小學初小(一至四年級)結業,考入和橋鎮縣立鵝山高小。在學校寄宿。
1932年 13歲,以第一名成績畢業于鵝山小學,投考中學時被宜興中學和江蘇省立無錫師范學校同時錄取,由父親決定,入無錫師范學習。在校三年,每學年均獲“江蘇省清寒學生甲等獎學金”。
1934年 15歲,畢業于無錫師范初師,以第二名成績考入浙江大學附設工業學校電機科。
1935年 16歲,是年夏,在全省大中學生暑期軍訓中與杭州藝專學生朱德群相識,在朱德群帶領下參觀杭州藝專,受強烈沖擊,自此決心投身藝術,放棄電機科,投考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
1936年 17歲,違父命考入杭州藝專預科,在李超士、方干民、王子云等先生指導下學畫。此外,還通過朱德群間接向吳大羽學習繪畫形式法則,并兼學中國畫、水彩畫。
1937年 18歲,11月13日,杭州藝專師生在校長林風眠帶領下,在南星橋碼頭乘船撤離杭州,吳冠中同船離杭。 
12月初,隨師生到諸暨縣吳墅參加抗日宣傳活動。12月中旬,學校遷至江西貴溪龍虎山。因該地盜匪出沒,又遷回貴溪上課。現實生活啟示吳冠中新的審美觀,從此開始大量畫生活速寫。
1938年 19歲,由國立藝專預科升入本科,從常書鴻、關良學習油畫,繪畫習作得到蔡威廉老師的賞識,蔡提出愿與吳冠中交換作品。 
在困難條件下仍繼續進行人體寫生課,同時堅持學習中國畫。
1939年 20歲,離杭后,與家鄉完全斷了音訊,無異于孤兒,而個性卻得以自由發展。酷愛凡·高、高更,在畫中喜用大紅大綠強烈色彩,給自己取了“吳荼茶”的筆名,后改為“荼”,專作畫面簽名。此時期畫了大量水彩畫。
1940年 2l歲,由于戰時環境限制,缺乏油畫材料,轉入國畫科,師從潘天壽學習國畫。此時大量臨摹歷代繪畫精品,每當空襲,在別人鉆防空洞時,讓圖書管理員把自己反鎖于圖書室,以凝神聚思,專心臨畫。
1941年 22歲,仍迷戀油畫色彩,故又轉回西畫科。
1942年 23歲,自國立藝專畢業,任國立重慶大學建筑系助教,教素描和水彩。課余時間在中央大學旁聽文史課程以及法文課。 
12月,作品《靜物》參加在重慶舉辦的第三次全國美術展覽會。
1943年 24歲,于重慶大學建筑系任助教,住沙坪壩重慶大學助教宿舍。 
是年春,在四川重慶沙坪壩青年宮舉辦第一次個人作品展。畫風大膽狂放,很為青年們喜歡。決心跨出國門到久已向往的巴黎求學,在戲劇家焦菊隱和附近天主教堂法國神甫的輔導下認真學習法語。 
與重慶女子師范學生朱碧琴由相識而相愛。
1944年 24歲,于重慶大學建筑系任助教。工作之余,全力學習法文。
1945年 26歲,繼續于重慶大學建筑系任助教。工作之余,全力學習法文。
1946年 27歲,7月,教育部辦理本年度留學生考試,選派一百多名留學生赴歐美,其中只有兩名美術的名額。吳冠中在重慶考區以全國甄選考試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自費生錄取繪畫類三名:熊秉明、吳冠中、劉文清。公費留學生考試“中法交換留學生”錄取兩名:吳冠中、王熙民)。 
是年冬,與朱碧琴在南京勵志社舉行婚禮,陳之佛為證婚人。陳之佛、林風眠在其結婚紀念冊上題詞作畫。
1947年 28歲,7月,從上海乘“海眼”號美國郵輪赴歐洲,8月中旬到意大利那不勒斯港,轉乘火車赴法國,8月25日抵達巴黎。作為“中法交換留學生”,留學期間的費用由兩國政府分攤。 
進入國立巴黎高等美術學校,進入杜拜(J.Dupas)教授的工作室研修繪畫。上午在校內學習,下午去博物館、畫廊,或到魯弗爾美術史學校聽課;晚間到大茅屋畫室畫人體速寫。吳冠中的油畫人體在國內已訓練有素,因而一開始就居全班之首。清貧的留學生活,只有每月六七十美元的獎學金。在生活上極力儉省,以買畫具、畫冊,參觀博物館,到意大利和英國等地旅行寫生。此外還要省出一份錢寄回家鄉,以盡孝心和愛心。 
晚秋,長子可雨在宜興出生。
1948年 29歲,轉入蘇佛爾皮(J.M.Souverbie)教授工作室,并經常去洛特(A.Lhote)和佛里奇(O.Frlese)工作室學習。 
暑假期間,去意大利和瑞士,參觀兩國博物館和古代文化遺址。 
作品在巴黎春季沙龍和秋季沙龍展出。
1949年 30歲,2月,致信吳大羽師謂“踏破鐵鞋無覓處,藝術的學習不在歐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師們的畫室,在祖國,在故鄉,在家園,在自己的心底。趕快回去,從頭做起”。 
繼續在巴黎學習。暑假期間,去英國倫敦,入語言學校學習英語。 
完成畢業創作《大地》。
1950年 31歲,是年夏,乘法國“馬賽曲”號郵輪,自馬賽起航,一月后抵香港。換火車北上,到北京住西單舊刑部街歸國留學生招待所,等待分配工作。杭州藝專校長劉開渠曾來信表示歡迎回母校工作。 
秋,經杭州藝專同學董希文介紹,到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任講師。 
回故鄉宜興接妻、子來北京,在東城東四魏家胡同租房居住。 
冬,被編入高校教師土改參觀團,到湖南農村參觀土地改革運動。
1951年 32歲,在中央美術學院的課堂上向學生介紹西方現代繪畫,并表露個人藝術觀,謂藝術是瘋狂的感情事業,強調自我感受、感情獨立、形式法則等觀念。 
是年夏,搬進東城大雅寶胡同美院宿舍。 
次子有宏出生。
1952年 33歲,在文藝整風中受批判,被稱之為“資產階級形式主義堡壘”;所作人物畫被批判為“丑化工農兵”。因不愿按照流行政治模式違心畫人物,自此改畫風景。 
三子乙丁出生。
1953年 34歲,年初,接中央美術學院人事科長丁井文電話通知,被調出中央美術學院,前往清華大學報到。清華大學建筑系李宗津對調到中央美術學院。 
任清華大學建筑系副教授,教素描和水彩畫。遷居清華園北院6號。
1954年 35歲,在清華大學建筑系任教。假期去山西五臺山寫生。
1955年 36歲,在清華大學建筑系任教。 
秋,應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主任衛天霖之邀,調往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任教,并參與北京藝術師范學院的籌建工作。暫住和平門師大單身宿舍,周末騎自行車回清華園北院。
1956年 37歲,9月,以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音樂系為基礎組建的北京藝術師范學院在北京前海西街恭王府舊址成立,衛天霖任副院長,李瑞年為美術系主任,吳冠中任油畫教研室主任。 
赴南京開會,到蘇州寫生,作油畫《蘇州水巷》等。搬入恭王府西側院的學院教工宿舍。
1957年 38歲,在北京藝術師范學院任教。 
春,帶天津美術學院教師進修生到邊遠地區寫生,通訊、交通極為不便,“反右”運動前期的“大鳴大放”階段,未能返回北京。 
學校假期,到江蘇無錫、浙江紹興等地寫生。 
油畫《魯迅故鄉》參加在莫斯科舉行的“社會主義國家造型藝術展”。
1958年 39歲,學校假期,到山西洪洞縣寫生。 
搬入北京什剎海前海北沿18號會賢堂舊址,當時是北師大的職工宿舍。
1959年 40歲,學校假期,自費到江西井岡山及瑞金等地寫生。 
《美術》雜志(1959年第7期)發表吳冠中的井岡山寫生作品及文章《井岡山寫生散記》。
1960年 41歲,北京藝術師范學院改制為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成立吳冠中工作室。 
春,回故鄉宜興探望父母,創作油畫《故鄉之晨》。 
暑假期間,自費到海南島寫生,創作油畫《椰林與牛》、《海南島香茅加工廠》、《海南島木棉林》等。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作品小輯》。
1961年 42歲,由中國美協組織,與董希文、邵晶坤前往西藏寫生,在西藏停留五個月。創作油畫《扎什倫布寺》、《西藏佛壁》、《拉薩龍王潭》等。先后在拉薩和北京舉辦三人“西藏寫生畫展”。
1962年 43歲,到故鄉宜興及山東微山湖寫生。 
文章《談風景畫》在《美術》雜志1962年第2期發表。
1963年 44歲,到浙江富春江、雁蕩山寫生。此期的作品包括油畫《桑園》、《富春江上打魚船》、《富春江》等。
1964年 45歲,為北京人民大會堂北京廳作大幅油畫《井岡山》和《青松紅日》。 
學校假期,回故鄉宜興寫生。 
北京藝術學院建制撤銷,調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教。
1965年 46歲,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高年級師生去河北任縣農村參加 “四清運動”,半年后患肝炎,回京療養。
1966年 47歲,文化大革命開始,被禁止繪畫、撰文和教學。趕在“紅衛兵”抄家前,自毀人體油畫、素描及所有在巴黎所畫作品。從巴黎帶回的外國畫冊則被“紅衛兵”抄走。
1967年 48歲,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接受批判,學習“毛澤東著作”及政治文件,檢討思想。
1968年 49歲,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接受批判,學習“毛澤東著作”及政治文件,檢討思想。 
夏,長子可雨赴內蒙古草原插隊。 
冬,次子有宏赴山西農村插隊。
1969年 50歲,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接受批判,學習“毛澤東著作”及政治文件,檢討思想。 
三子乙丁被分配到北京遠郊建筑工地工作。
1970年 51歲,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師生下放到河北獲鹿縣李村解放軍駐地接受“再教育”,帶病參加勞動。
妻朱碧琴隨美術研究所下放到河北邯鄲農村勞動。
1971年 52歲,在河北獲鹿縣李村勞動,同時在軍隊干部管理下繼續接受批判和“再教育”。
1972年 53歲,在李村勞動。 
節假日被允許作畫,因沒有足夠畫具,只好買農村寫毛主席語錄的小黑板制作畫板,以農家柳條編成的糞筐做畫架,人們戲稱為“糞筐畫家”。 
畫了二十余幅油畫,包括《瓜藤》、《高粱與棉花》、《房東家》、《山花》、《麻雀》、《野菊》等。當時對自己的藝術要求是“群眾點頭,專家鼓掌”,由此形成了后來提出的“風箏不斷線”的目標。 
年中,被軍隊領導調到邢臺師部指導文藝兵作畫,作油畫《池塘》、《西柏坡山村》等。 
冬,獲得一個月假期,同妻子經桂林赴貴陽探望病中岳母。寫生油畫《桂林山村》、《漓江新篁》、《黔靈山》等。接著去重慶、萬縣等地寫生,作油畫《長江晨霧》、《瀑布》等。
1973年 54歲,被調回北京,被委派為北京飯店新樓繪巨幅作品。與黃永玉、袁運甫、祝大年為繪制巨幅壁畫《長江萬里圖》,到蘇州、南京、黃山、三峽、重慶等地寫生,后因“四人幫”批黑畫而中止了這項工程,但后來以寫生的素材創作了數幅巨幅油畫,如《迎客松》、《長江三峽》、《南京長江大橋》、《水田》等。
1974年 55歲,1月,自重慶返回北京。 
創作油畫長卷《一九七四年長江》及油畫《太湖鵝群》、《山間春色》、《碩果》、《玉米》、《荷花》等三十余幅作品。 
為北京站創作巨幅油畫《迎客松》。 
是年春,開始水墨畫創作。
1975年 56歲,到山東龍須島及青島嶗山寫生。創作油畫《青島紅樓》、《嶗山松石》等。在北京創作《向日葵》、《故宮白皮松》、《雙白楊》、《白楊山桃》等十余幅油畫。 
作品參加在深圳舉辦的“中國畫展”及在聯邦德國柏林舉辦的“當代中國畫展”。
1976年 57歲,春,帶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生在山東龍須島、泰山等地寫生,作油畫《苗圃白雞》、《濱海漁村》、《小院春暖》、《龍須島新村》等十余幅作品。 
到浙江紹興寫生,作油畫《魯迅故鄉》、《紹興東湖》等。 
于北京前海北沿陋室創作大量的水墨畫,包括第一幅大幅水墨畫《漓江新篁》(114cm×181cm)。 
其夏,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但并未因此而停止創作。 
冬,開始為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創作巨幅油畫《長江三峽》。
1977年 58歲,1月,為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創作的巨幅油畫《長江三峽》完成。 
3月,到浙江紹興寫生,作油畫《魯迅故鄉》、《魯迅鄉土》、《紹興河濱》、《綠苗圃》等。 
4月,帶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生到廣西桂林、南寧寫生,作《桂林山水》、《漓江之濱》等。 
秋,到福建廈門、鼓浪嶼、武夷山及江西井岡山、湖南韶山等地寫生,作油畫《武夷山村》、《鼓浪嶼》、《井岡山》,水墨畫《韶山》等。
1978年 59歲,3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舉辦“吳冠中作品展”,這是他回國后首次個人作品展,展覽期間為師生做《在繪畫實踐中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的體會》學術演講,聽眾近千人。稍后,中國美協貴州分會也舉辦了此展。 
春,對來華展出的“法國19世紀農村風景畫展”提出批評:“在追求現代化的今天,給我們看蒸汽機時代的蹩腳貨。” 
7月,在給學生的信中提出“為打垮保守勢力,創造新風格的美術解放戰爭的光明前途感到信心百倍”。 
到云南昆明、西雙版納及大理等地寫生。 
應魯迅博物館邀請赴紹興寫生,返京后為魯迅博物館作巨幅油畫《魯迅故鄉》。 
秋,到廣西桂林,四川嘉陵江、樂山、峨眉山寫生。是年,作油畫《玉龍山下叢林》、《西雙版納村寨》,水墨畫《月下玉龍山》、《玉龍山下古麗江》等三十余幅作品。
1979年 60歲,3月,參加北京油畫家自發組織的藝術社團“北京油畫研究會”。應邀到重慶西南師范學院美術系講學,講學之余率美術系老師們到大巴山及大足等地寫生。 
4月,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吳冠中繪畫作品展”,展出作品120幅。北京展出結束后被邀請到湖北、湖南、浙江、江蘇、廣東、廣西、山西、遼寧等省巡回展出,并應邀隨展往各地講座。 
為北京人民大會堂作巨幅油畫《長江三峽》。 
為首都機場作巨幅油畫《北國風光》。 
5月,在《美術》雜志(1979年第5期)發表文章《繪畫的形式美》,這是沖破了幾十年的藝術禁區,最早公開談形式問題的文章,在美術界引起強烈的反響。 
是年秋,應邀到長沙為人民大會堂湖南廳大幅風景湘繡作畫稿。在湖南寫生,意外發現人跡罕至的張家界,并撰文盛贊張家界,張家界由此出名。 
11月,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三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常務理事。 
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畫選》。 
山東省第一輕工業科學研究所出版《吳冠中彩畫素描選》。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油畫寫生》。
1980年 6l歲,春,為北京香山飯店作水墨畫《長城》。 
與研究生鐘蜀珩帶領中央工藝美院學生到蘇州寫生,作油畫《水上人家》、《水鄉》、《江南人家》等。 
到山東曲阜、泰山和浙江舟山群島及普陀山寫生,作油畫《漁港》、《漁船》,水墨畫《泰山五大夫松》、《普陀山》等。 
秋,赴貴州原始森林寫生,作油畫《侗家村寨》、《貴州錦屏山林》、《清水江上》等。 
3月,在《美術》雜志發表文章《造型藝術離不開人體美的研究》,強調指出人體美是造型藝術天經地義的基本功。 
10月,在《美術》雜志發表《關于抽象美》,以自己的藝術實踐闡述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此文在美術界引起一場大的辯論。
1981年 62歲,年初,江豐在全國美術工作會議上講話,明確表示不贊成、不提倡抽象派之類的現代派藝術,認為它們在社會主義國家沒有前途。8月,江豐在青年油畫工作者創作座談會上講話,認為對“內容決定形式”的否定是墮落的歐美抽象派理論,將使我們的美術向資產階級自由化蛻化。 
是年春,北京市美協分會主辦“吳冠中新作展”。 
文章《內容決定形式?》在《美術》雜志1981年第3期發表,繼續激化美術界的大討論。 
到故鄉宜興寫生,作油畫《故鄉橋》、《故鄉小巷》、《老墻》等。回北京后,創作水墨畫《故鄉》、《桑園》、《雙燕》等。 
夏至秋赴新疆講學、寫生;創作油畫《新疆農家》、《白樺林》,水墨畫《大漠》、《新疆白樺林》、《高昌遺址》、《交河故城》等。 
到京郊十渡寫生,創作水墨畫《渡河》等。 
是年冬,以中國美術家代表團團長身份赴西非尼日利亞、塞拉利昂、馬里訪問,同行藝術家有詹建俊、劉煥章。
1982年 63歲,9月,江豐在中國美協第三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上發表講話,批判美術界的自由化傾向,并提出“現在有人把竭力鼓吹西方現代派腐朽美術而蔑視我們革命美術的某個畫家看做旗幟”,“其作用在于干擾我們社會主義美術的發展方向”。 
2月,從非洲回國。在巴黎轉機,停留三天,與同窗好友朱德群、熊秉明及趙無極會晤。 
到浙江烏鎮、石塘漁港等地寫生。 
到陜西追尋古跡寫生。 
為北京中國劇院作巨幅油畫《井岡山》。 
作品參加日本東京“現代中國畫展”、法國春季沙龍的“人民中國的美術”展覽。 
由前海北沿大雜院遷入勁松小區居民樓,居住條件始得改善,終于有了一間11平方米的畫室。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吳冠中國畫選》(第一輯)。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文集《東尋西找集》。
1983年 64歲,10月,《紅旗》雜志發表《思想戰線不能搞精神污染》文章,全國理論界、文藝界開展清除“精神污染”活動。 
中國美協江蘇分會與江蘇美術館主辦“吳冠中作品展”。 
參加中國美協北京分會主辦的“八十年代中國畫展”。 
到江蘇、浙江及黃山寫生。 
到四川大涼山彝族自治州寫生,參加火把節。 
在家創作丈二幅水墨畫《漢柏》和《獅子林》。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吳冠中素描選》。
1984年 65歲,任“第六屆全國美展”評委,在沈陽參加油畫作品評選。 
到山西五臺山、黃河壺口、黃河古渡及河南龍門石窟寫生。過長江三峽,到四川樂山、大足及烏江等地寫生。回北京后創作水墨畫《咆哮》、《巫峽魂》(丈二幅)、《烏江人家》、《神女在望》、《葛洲壩》、《大江東去》、《松魂》、《白皮松》等。 
作品參加在日本福岡、金澤、札幌、名古屋等地舉辦的“現代中國洋畫展”。 
作品參加在美國舊金山、紐約、伯明翰等城市舉辦的“現代中國畫展”。 
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天南地北》。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吳冠中國畫選》(第二輯)。 
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畫集》。
1985年 66歲,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 
2月,應邀參加香港藝術節“認識現代中國畫展”及研討會。 
4月,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吳冠中新作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展出近年創作的具有抽象意味的作品,如水墨畫《塊壘》、《松魂》、《峭壁》、《漢柏》、《溶洞》、《葛洲壩》等。 
參加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和安徽美協在安徽涇縣舉辦的“油畫研討會”,作了激動人心的發言,稱此次會議是中國油畫界的“涇縣起義”。 
5月,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常務理事。 
夏,到吉林長白山寫生。秋,到江蘇昆山、四川九寨溝等地寫生。 
回北京后創作油畫《魚樂》、《白樺》、《竹林》、《中流》、《瀑布》、《家》、《魯迅鄉土》、《江南村鎮》、《彩山》、《江南早春》、《大佛》、《寒林》、《雨后叢林》等。 
從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退休。 
作品參加日本岡山博物館“中國現代繪畫名作展”。 
作品參加北京“八十年代中國畫展”。 
作品參加中國“深圳藝術節展”。 
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文集《風箏不斷線》。 
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國畫選》(第三輯)。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畫集》。
1986年 67歲,應香港中文大學及《明報》邀請,參加在香港舉行的“現代中國畫展”及研討會。
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考試校外評委。 
以中國東方美術交流代表團團長身份,赴日本京都參加“國際交流聯合繪畫展”。 
到山西呂梁山區寫生。 
到福建鼓浪嶼寫生。 
為全國政協禮堂創作丈六幅水墨畫《九寨溝》。 
作品參加北京“國際藝苑第二屆油畫展”。 
在家創作水墨畫《朱墨春山》、《山》、《瀑布》(丈二幅)、《老墻》、《春秋》、《阿爾泰山村》、《黃河東去》、《山高水長》、《長城》(立幅)等。 
北京輕工業出版社出版《吳冠中畫冊》。 
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畫集》。 
張仃作《吳冠中—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吳冠中畫集》,河北美術出版社,1986年)。
1987年 68歲,3月,參加北京“國際藝苑第一屆水墨畫展”。 
作品參加日本東京“亞洲美術展”。 
4月至5月,赴浙江天臺山寫生。 
6月,作為中國畫家代表赴印度舉辦“中國當代油畫展”,并在印度寫生。 
9月,偕夫人參加香港藝術中心主辦的“吳冠中回顧展”開幕式,同時出版《吳冠中回顧展畫冊》。 
回北京后,創作油畫《旅途》、《印度婦女》、《山城魚池》、《高原窯洞》、《茶場》、《山水懷里》、《西湖斷橋》,水墨畫《嶗山松石》、《再繪高昌》(《高昌遺址》之二)、《黃土高原》、《松林》、《榕樹與海》、《荷塘》等。 
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文集《誰家粉本》。 
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國畫選》(第四輯)。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畫集》。 
香港德藝藝術公司出版《吳冠中畫集》。 
香港美術書社出版《吳冠中畫選》。 
榮寶齋出版社出版《吳冠中畫集》。 
熊秉明作《畫幸福的畫家(代序)》(《吳冠中畫集》,香港德藝藝術公司,1987年)。 
鄒德儂作《油彩水墨轉輪來》(《吳冠中畫集》,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
1988年 69歲,2月,偕夫人赴新加坡參加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及南洋藝術學院主辦的“吳冠中畫展”開幕式,同時出版《吳冠中畫展畫冊》。向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捐贈大幅水墨畫《松與瀑》。在新加坡寫生。 
5月,創作丈二幅水墨畫《鸚鵡天堂》。 
6月,為北京飯店創作巨幅水墨畫《清、奇、古、怪》(漢柏)(300cm×1500cm)。 
10月,偕夫人赴東京參加西武百貨店畫廊與北京榮寶齋主辦的“現代中國繪畫巨匠—吳冠中畫展”開幕式,同時出版《吳冠中畫集》。 
12月,作為中國美術家代表團團長赴澳門舉辦“北京風光畫展”并講學。 
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藝術論文集《吳冠中繪畫形式分析》。 
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速寫集》。
1989年 70歲,1月,為北京貴賓樓飯店作巨幅油畫《雪山》。 
2月,創作丈二幅水墨畫《小鳥天堂》(此畫藏于倫敦大英博物館)。 
3月至4月,應日本西武百貨店社長山崎光雄的邀請,偕夫人赴巴黎寫生。 
5月,在北京完成以巴黎為題材的油畫、水墨畫四十余幅。 
香港萬玉堂畫廊舉辦“萬紫千紅—吳冠中畫展”,同時出版同名畫集。 
被收藏的水墨畫《高昌遺址》在蘇富比春季拍賣中,以187萬港幣售出,開創了中國在世畫家國際畫價的最高紀錄。 
6月,偕夫人赴美國舊金山參加舊金山中華文化基金會主辦的“吳冠中—一個當代中國藝術家”畫展開幕式。此展在舊金山、伯明翰、堪薩斯、圣約翰、底特律等地博物館巡回展出,歷時一年半。同時出版大型畫冊《吳冠中—一個當代中國藝術家》,該畫冊由蘇立文、李鑄晉、高居翰、理察·班赫特等美、英專家教授撰文評論。 
在美國寫生。 
9月,赴日本東京參加“吳冠中畫巴黎畫展”開幕式,同時出版畫冊《吳冠中巴黎敘情》。 
10月,赴山西河曲黃土高原寫生,歸來作黃土系列油畫和水墨多幅。 
11月,參加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舉辦的“林風眠藝術研討會”。 
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自選文集《吳冠中文集》。 
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中國當代美術家系列畫集)》。 
熊秉明作《訪問吳冠中》(《吳冠中(中國當代美術家系列畫集)》,四川美術出版社,1989年)。 
蘇立文作《吳冠中人生、思想及藝術評析》(《吳冠中—一個當代中國藝術家》,美國舊金山中華文化基金會,1989年)。 
高居翰、曹星原作《吳冠中繪畫風格與技法》(《吳冠中—一個當代中國藝術家》,美國舊金山中華文化基金會,1989年)。 
理察·班赫特作《吳冠中之歷程》(《吳冠中—一個當代中國藝術家》,美國舊金山中華文化基金會,1989年)。 
李鑄晉作《吳冠中的藝術發展與理論基礎》(《吳冠中—一個當代中國藝術家》,美國舊金山中華文化基金會,1989年)。 
高美慶作《東尋西找,允執闕中》(《萬紫千紅—吳冠中畫集》,香港萬玉堂,1989年)。
1990年 71歲,2月至3月,應香港“敏求精舍”邀請偕夫人到香港講學。 
3月,油畫《巴黎蒙馬特》在佳士得春季拍賣中以104萬港幣售出,開創了中國油畫畫價的最高紀錄。 
4月至5月,香港萬玉堂畫廊在新加坡、臺灣、香港舉辦“吳冠中—行到水源處”巡回畫展,同時出版同名大型畫冊。 
4月,中央美術學院邀請吳冠中為該校師生作學術報告,題為“我們的路”。《美術》雜志9月號發表了報告的第二、第三兩部分。 
5月,偕夫人赴新加坡參加“吳冠中水彩水粉畫展”開幕式,同時出版同名畫集。在此期間,新加坡電視臺以“風箏不斷線”為題拍攝介紹吳冠中藝術的專題片,此片在7月份《星期二特寫》節目中播出。 
6月,香港國際性書畫鑒賞刊物《名家翰墨》出版“吳冠中專號”。 
7月,作為中國美術家代表團副團長,赴泰國參加《中國當代美術家畫傳》發行儀式,并參加“中國當代美術家聯展”。 
在泰國寫生。 
8月至9月,在北京創作人體油畫、水墨及速寫數十幅。 
11月至12月,應香港土地發展公司邀請偕夫人至香港寫生,為“吳冠中眼中的香港”專題畫展做準備。 
12月,“吳冠中—一個當代中國藝術家”巡回展在美國最后一站底特律博物館展出結束。 
本年創作油畫二十余幅,水墨畫六十余幅。 
外文出版社與四川美術出版社聯合出版《吳冠中畫集》(中、英文版)。 
臺灣遠行出版社出版文集《要藝術不要命》。 
韓國漢城玄畫廊舉辦“吳冠中畫展”并出版畫冊。 
臺北藝術家出版社出版《吳冠中畫集》。 
香港捷風企業公司出版《吳冠中畫集》。 
邵大箴作《融合中西,開拓新路》(《吳冠中畫集》,香港捷風企業公司,1990年)。 
張仃作《中國繪畫的革新家吳冠中》(《吳冠中畫集》,四川美術出版社、外文出版社聯合出版,1990年)。 
劉國松作《有膽識的創造者—吳冠中》(《名家翰墨》2期“吳冠中專號”,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陳德曦作《畫壇先驅吳冠中》(《名家翰墨》2期“吳冠中專號”,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小方作《吳冠中二三事》(《名家翰墨》2期“吳冠中專號”,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鄭為作《吳冠中和他的〈重慶江城圖〉》(《名家翰墨》2期“吳冠中專號”,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1991年 72歲,3月,妻朱碧琴患病住院,為此暫停作畫。 
4月,榮寶齋出版《吳冠中山水畫譜》。 
5月,“吳冠中師生展”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舉行,同時出版畫冊《吳冠中師生作品選》。 
7月,在法國駐華大使館接受法國文化部頒發的“法國文化藝術最高勛位”。法國文化部長杰克·朗在給吳冠中的賀信中說:“法國人民通過你的作品了解、喜愛中國,此項榮譽授予對文化做出創造性貢獻或對法國及世界文藝有光輝貢獻者。” 
8月,中國南方數省遭受洪澇災害,吳冠中獻出曾在國內外多次展出的精品水墨畫《老墻》(1986年作),委托新華社書畫院投標義賣,所得50萬港幣全部捐贈災區人民。 
8月,林風眠病逝于香港,撰文痛悼林先生。 
9月,整理家中所存畫作,進行精選,凡不滿意者一律淘汰,共忍痛燒毀油畫、水墨、水彩等大小作品二百余幅。 
10月,赴太行山寫生,中國中央電視臺派攝制組隨行拍攝寫生實況。 
11月,赴香港參加“吳冠中眼中的香港”畫展開幕式,同時出版同名畫集。 
被收藏的水墨畫《交河故城》在蘇富比秋季拍賣中以260萬港幣售出,再創中國在世畫家最高畫價新紀錄。 
本年創作油畫二十余幅,水墨畫四十余幅。 
在北京方莊小區購得一公寓,以最大的14平方米主臥室作畫室。 
新加坡PG出版社出版《吳冠中畫集》。 
香港翰墨軒出版公司出版《名家翰墨22期— 吳冠中鑒定特集》。 
香港繁榮出版社出版《吳冠中文集》。 
劉驍純作《吳冠中與林風眠》(《文藝研究》,1991年第4期)。 
賈方舟作《吳冠中的藝術觀》(《文藝研究》,1991年第4期)。 
莫一點作《吳冠中的畫》(《吳冠中眼中的香港》,香港土地發展公司,1991年)。 
陶詠白作《“吳冠中熱”中尋吳冠中的路》(《名家翰墨》22期“吳冠中鑒定特集”,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方毓仁作《淺談吳冠中與傳統》(《名家翰墨》22期“吳冠中鑒定特集”,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黎朗作《吳冠中與中國傳統》(《名家翰墨》22期“吳冠中鑒定特集”,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1992年 73歲,1月,新加坡文物館和斯民藝苑舉辦“夕照看人體—吳冠中人體畫展”,同時出版同名大型畫冊。 
3月12日,新華社在北京為吳冠中在大英博物館舉辦畫展舉行新聞發布會。次日赴香港參加中華文化促進中心、中華書局、新加坡斯民藝苑聯合主辦的“九十年代的吳冠中”展覽開幕式,并做學術演講。 
3月15日,赴英國倫敦參加大英博物館主辦的“吳冠中—一個20世紀的中國畫家”畫展開幕式,同名大型畫冊同時出版。英國BBC電視臺拍攝了同名專題片。向大英博物館捐贈巨幅水墨畫《小鳥天堂》。在英國北部和南部地區寫生。 
文章《筆墨等于零》在香港《明報月刊》第3期發表。 
5月,在北京創作以英國風景為題材的油畫。 
7月,臺灣新光三越百貨公司、新加坡斯民藝苑、臺灣隔山畫館聯合主辦“誰看白首起舞—吳冠中畫展”,國風出版社同時出版同名畫集。 
8月,“誰看白首起舞—吳冠中畫展”移至高雄市繼續展出。 
9月,應中央電視臺之邀赴家鄉江蘇宜興及吳縣、甪直、光福、周莊等地拍攝吳冠中專題片《生命的風景》。 
11月,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中國新華社、新華社書畫院和日本東京三越百貨店于東京舉辦“吳冠中畫展”,同時出版《東尋西找新航道—吳冠中作品集》。赴東京參加開幕活動,并到九州等地寫生。展覽期間,日本NHK電視臺拍攝、播放了吳冠中專題片。 
香港一畫廊舉辦“吳冠中新作觀摩展”,同時出版《吳冠中 ,92新作選》冊頁。 
12月,捐出水墨畫《峨眉勁松》,由香港翰墨軒義賣,所得港幣30萬元悉數購買《名家翰墨》1992年全年雜志,無償贈送150家中國高等院校圖書館。 
本年創作油畫十余幅,水墨畫六十余幅。 
東方出版社、香港建筑與城市出版公司聯合出版大型畫冊《吳冠中自選畫集》。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出版文集《望盡天涯路》。 
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出版《吳冠中散文選》。 
新加坡八方文化企業公司出版《藝途春秋—吳冠中文選》。 
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出版畫集《九十年代的吳冠中》。 
水天中作《中國現代美術史上的吳冠中》(《夕照看人體—吳冠中》,新加坡藝達作坊,1992年)。 
郎紹君作《生命的吟唱—吳冠中裸體繪畫及其他》(《夕照看人體—吳冠中》,新加坡藝達作坊,1992年)。 
陶詠白作《看吳冠中畫人體》(《夕照看人體—吳冠中》,新加坡藝達作坊,1992年)。 
文樓作《90年代的吳冠中》(前言)(《九十年代的吳冠中》,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1992年)。 
梅利柯恩作《開辟通往中國新航道的畫家》(英國《先驅論壇報》,1992年4月4日~5日)。 
李霖燦作《通古今之變成中西之美》(《誰看白首起舞—吳冠中畫集》,臺灣國風出版社,1992年)。 
高美慶作《吳冠中的繪畫藝術》(《吳冠中—一個20世紀的中國畫家》,大英博物館,1992年)。 
平山郁夫作《吳冠中先生畫集前言》(《東尋西找新航道—吳冠中作品集》,日本藝術新聞社,1992年)。 
針生一郎作《吳冠中繪畫道路的意義》(《東尋西找新航道—吳冠中作品集》,日本藝術新聞社,1992年)。
1993年 74歲,5月,赴新加坡參加新加坡文物館與斯民藝苑舉辦的“吳冠中四十年速寫展”開幕活動,同時出版《吳冠中速寫集》。 
11月,赴法國出席巴黎市立塞紐奇博物館舉辦的“當代中國畫家—吳冠中水墨新作、油畫及素描” 畫展開幕式,同時出版同名畫集。向塞紐奇博物館捐贈水墨畫《竹林與水田》。巴黎市政府授予吳冠中“巴黎市金勛章”。 
新加坡斯民藝苑和香港一畫廊在香港亞洲藝術博覽會香港展覽會舉辦“東方情思—吳冠中畫展”,并出版同名畫集。 
11月30日,委托中央工藝美院向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起訴書,狀告上海朵云軒和香港永成古玩拍賣公司拍賣假冒吳冠中名義的偽作《毛澤東肖像—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侵犯姓名權和名譽權。 
本年創作油畫十余幅,水墨畫四十余幅。 
中國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吳冠中散文選》。 
人民美術出版社和臺灣錦繡文化企業聯合出版大型畫冊《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吳冠中》。 
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隨筆集《畫中思》。 
東方出版社出版文集《望盡天涯路》。 
瑪莉·戴萊士·波波作《成功地融會了兩種文化》(《當代中國畫家—吳冠中水墨新作、油畫及素描》,巴黎塞紐奇博物館、藝達作坊聯合出版,1993年)。 
翟墨作《天堂夢尋》(《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吳冠中》,人民美術出版社和臺灣錦繡文化企業聯合出版,1993年)。
1994年 75歲,3月,當選為全國政協常委。 
4月18日,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庭開庭審理偽畫案沒有結案,吳以侵犯著作權為由第二次起訴。 
5月,隨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訪問芬蘭、瑞典、挪威、丹麥及比利時。 
9月,訪問印度尼西亞并寫生。 
回北京后,創作北歐、印尼及國內題材油畫四十余幅,創作丈二幅水墨畫《蘇醒》。 
11月,新加坡斯民藝苑和香港一畫廊在香港亞洲藝術博覽會舉辦“天南地北風情—吳冠中”畫展,同時出版同名畫集。 
12月,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再次開庭審理假畫侵犯吳冠中著作權案,未作出判決。
1995年 76歲,1月,在《光明日報》發表關于假畫侵權案的長篇文章《黃金萬兩付官司》。 
6月,獲法國軒尼詩公司授予的“1995軒尼詩創意和成就獎”。 
9月28日,中國首例假畫侵權案由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結案,吳冠中勝訴。被告不服判決,上訴。 
10月,赴香港出席由香港市政局和香港藝術館舉辦的“虛白齋國際研討會及二十世紀中國繪畫展覽”。該活動包括一個研討會和三個展覽,主題展為“二十世紀中國繪畫—傳統與創新”,專題展為“澄懷古道—黃賓虹”和“叛逆的師承—吳冠中”。向香港藝術館捐贈巨幅水墨畫《瀑布》。 
11月,中國油畫學會在北京成立,被推選為學會名譽主席。 
本年創作油畫及水墨畫四十余幅。 
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文集《吳冠中談藝集》。 
外文出版社出版畫集《寰宇覓知音—吳冠中九十年代作品選》(中、英、法三種文本)。 
臺灣大地出版社出版《畫外音—吳冠中散文選》(上、下冊)。 
香港藝術館出版畫集《叛逆的師承—吳冠中》。 
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名家翰墨·中國近代名家書畫全集12—吳冠中/尋故人》、《中國近代名家書畫全集13—吳冠中/情結》。 
賈方舟作《色色空空,漸臻化境》(《寰宇覓知音—吳冠中九十年代作品選》,外文出版社,1995年)。 
水天中作《吳冠中和他的水墨畫》(《叛逆的師承—吳冠中》,香港藝術館,1995年)。 
朱錦鸞作《從解體到結體—吳冠中的樹景》(《叛逆的師承—吳冠中》,香港藝術館,1995年)。 
梅利柯恩作《有一個中國奇跡:繪畫的文藝復興》(英國《先驅論壇報》,1995年)。
1996年 77歲,5月,參加李政道博士主持的“科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并因之創作抽象畫《簡單·復雜》。
9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對上海朵云軒及香港永成古玩拍賣公司拍賣署名吳冠中的《毛澤東肖像—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偽作案,作出終審判決,原告吳冠中勝訴。 
10月,香港一畫廊舉辦“吳冠中小幅作品展”,同時出版大型畫集《吳冠中畫選’60—’90》。 
11月,赴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參加“吳冠中畫展”開幕活動,同時出版大型畫集《吳冠中精品選集》。
本年創作《荷塘春秋》、《紅蜻蜓》、《遺忘的雪》、《點線迎春》、《古韻新腔》系列等四十余幅油畫,《圍城》、《憶江南》、《書畫緣》、《老樹叢林》、《新城》等四十余幅水墨畫。 
在龍潭湖附近,購得一處近六十平方米的畫室。此后數年間,在此畫室創作十余幅丈二幅水墨畫和數十幅大幅油畫。 
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繪畫藝術與技法》。 
榮寶齋出版社出版《我讀〈石濤畫語錄〉》。 
水天中作《吳冠中—中國藝術轉折期的探索者》(《吳冠中精品選集》,新加坡藝達作坊,1996年)。 
賈方舟作《巨匠與中國名畫—吳冠中》(臺灣麥克公司,1996年)。
1997年 78歲,5月,赴臺灣出席由中國臺灣歷史博物館、山藝術文教基金會等主辦的“吳冠中畫展”開幕式。向中國臺灣歷史博物館捐贈巨幅水墨畫《巫峽魂》。中國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吳冠中畫展圖錄》。此畫展7月移至高雄山美術館續展。向山美術館捐贈大幅水墨畫《黃土高原》。 
9月,赴加拿大出席由加拿大保護中國文物基金會主辦的“中國二十世紀名家畫展”開幕式。該展在多倫多、溫哥華、渥太華巡回展出。 
10月,上海文匯報藝術有限公司印刷吳冠中簽名油畫《夜咖啡》78張,全部售罄。 
11月,文章《筆墨等于零》在北京《中國文化報》發表。 
本年創作丈二幅水墨畫《都市之夜》、《海風》、《老重慶》、《張家界》、《黃河》、《夕照華山》、《墻上秋色》、《荷塘》、《母土春秋》,及油畫《紅蓮》、《水巷》、《故宅》等。 
陜西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畫名家作品精選》,選入吳冠中新作36幅。 
安徽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線描》。 
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文選《美丑緣》。 
學林出版社出版吳冠中文選《滄桑入畫》。 
榮寶齋出版社出版《當代速寫精粹—吳冠中專集》。 
臺灣山美術館出版畫冊《吳冠中—中國當代藝術選集(1)》。 
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名家翰墨·中國近代名家書畫全集21—吳冠中/故城》、《中國近代名家書畫全集22—吳冠中/伴侶》。 
黃苗子作《脫卻樊籠奮翅飛—吳冠中的突破》(《名家翰墨·中國近代名家書畫全集22—吳冠中/伴侶》,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陳玉珍作《風箏不斷線—吳冠中之于中國現代水墨的新發展》(《吳冠中畫展圖錄》,中國臺灣歷史博物館,1997年)。 熊秉明作《不息地向前》(《吳冠中—中國當代藝術選集(1)》,臺灣山美術館,1997年)。 
邵大箴作《中國藝術土壤上的新品種》(《吳冠中—中國當代藝術選集(1)》,臺灣山美術館,1997年)。 
林銓居作《不斷線的風箏》(《吳冠中—中國當代藝術選集(1)》,臺灣山美術館,1997年)。
華天雪作《在古今中外的交匯點上—吳冠中論》(《吳冠中—中國當代藝術選集(1)》,臺灣山美術館,1997年)。 
黃春秀作《吳冠中繪畫里生命的流動》(《吳冠中畫展圖錄》,中國臺灣歷史博物館,1997年)。 
莊素娥作《從“形式”談吳冠中的創作觀》(《吳冠中畫展圖錄》,中國臺灣歷史博物館,1997年)。 
胡懿勛作《吳冠中的創作觀察與作品鑒賞舉隅》(《吳冠中畫展圖錄》,中國臺灣歷史博物館,1997年)。 
翟墨作《圓了彩虹—吳冠中傳》(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
1998年 79歲,3月,巴黎國際藝術城舉辦“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師作品展”,特邀吳冠中參展及出席開幕式。 
訪問西班牙和荷蘭。 
8月,率老學生赴河北壩上寫生。 
11月,參加中國油畫學會等單位主辦的“當代中國山水·油畫風景展”。 
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文集《生命的風景》。 
文匯出版社出版三卷本《吳冠中文集》。 
本年創作丈二幅水墨畫《根扎南國》、《逍遙游》、《母土青草》、《高粱》、《滄桑之變》,創作油畫《苦瓜家園》、《黃河》、《咆哮》、《沉浮》、《惡之花》、《舴艋舟》、《月如鉤》、《羊圈》、《懷鄉》、《落戶草原》、《嶗山松石》、《棄舟》等二十余幅。
1999年 80歲,4月,“吳冠中師生壩上采風攝影展”在北京舉行。 
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辦的“1999吳冠中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展出90年代的新作84幅。廣西美術出版社同時出版同名大型畫集《1999吳冠中藝術展作品集》和研究論文集《論吳冠中—吳冠中研究文集》。在畫展開幕式上,吳冠中向國家捐贈十幅精選作品。近百名國內外學者和美術家出席了同時舉辦的“吳冠中藝術學術研討會”。 
本年創作油畫《春歸何處》,水墨畫《墻上姻親》、《四合院》、《人之家》等二十余幅。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文集《藝海浮沉》。 
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二十世紀中國大師畫論書系·吳冠中畫論》。 
吉林攝影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溫馨何處》。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畫外話·吳冠中卷》。 
水天中作《霜林晚晴》(《論吳冠中—吳冠中研究文集》,廣西美術出版社,1999年)。 
劉驍純作《吳冠中的大水墨畫》(《論吳冠中—吳冠中研究文集》,廣西美術出版社,1999年)。 
劉建作《吳冠中的繪畫藝術》(《論吳冠中—吳冠中研究文集》,廣西美術出版社,1999年)。 
曹小鷗作《吳家粉本—記吳冠中先生》(《論吳冠中—吳冠中研究文集》,廣西美術出版社,1999年。原載《光明日報》)。 
劉光明作《獨創與超越—吳冠中美術創作理論評述》(《論吳冠中—吳冠中研究文集》,廣西美術出版社,1999年。原載《光明日報》)。 
王懷慶作《畫家,兩個字里的故事》(《論吳冠中—吳冠中研究文集》,廣西美術出版社,1999年)。 
翟墨作《彩虹人生—吳冠中畫傳》(廣西美術出版社,1999年)。 
王朝聞作《意先于筆》(《論吳冠中—吳冠中研究文集》,廣西美術出版社,1999年。原載《文藝報》月刊)。 
袁運甫作《我所認識的吳冠中及繪畫》(《論吳冠中—吳冠中研究文集》,廣西美術出版社,1999年。原載《光明日報》)。 
何冰、段薇作《吳冠中圖式分析》(《論吳冠中—吳冠中研究文集》,廣西美術出版社,1999年)。
2000年 81歲,4月,赴江蘇、浙江寫生。 
7月,《文藝報》發表了題為“我就這么想,這么說,這么做”的吳冠中訪談錄,回答了該報記者的各種問題,大多涉及國內報刊近期的種種批評。 
10月,去南京參加全國圖書節,為《吳冠中談美·新作本》和《吳冠中畫韻美文·珍藏本》首發簽名。應南京藝術學院邀請作學術報告《從“筆墨等于零”談起》。 
本年創作油畫十余幅,水墨畫五十余幅。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國名畫家精品集—吳冠中》。 
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文集《吳冠中畫韻美文·珍藏本》。 
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談藝文集《吳冠中談美·新作本》。
2001年 82歲,6月,與李政道博士共同主持的大型展覽“藝術與科學”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10月,赴安徽寫生。 
11月,訪問海南省。 
本年創作油畫十余幅,水墨畫七十余幅。 
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素描集》和《吳冠中2000年作品年鑒》。 
華夏出版社出版《亦文亦畫書系·吳冠中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名家畫北京·吳冠中》。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吳冠中詞典》。 
中國旅游出版社出版文集《移步換形》。 
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文集《吳冠中人生小品》。
2002年 83歲,3月,赴香港,參加香港藝術館舉辦的“無涯惟智—吳冠中藝術里程”畫展開幕活動,展出自1960年以來各時期代表作品124幅。同時出版同名大型畫冊。向香港藝術館捐贈十幅精選作品。應香港藝術館邀請示范寫生維多利亞海港。 
獲選為法蘭西學士院藝術院(Academie des Beaux—Arts de I’Institut de Fance)通訊院士(Correspondant),成為全球獲此崇高榮譽的首位中國人。 
4月,在北京同仁醫院做眼睛白內障治療手術。 
10月,赴陜西省考察自然林保護工程。 
12月,訪問云南省邊境地區。 
本年創作油畫十余幅、水墨畫三十余幅。 
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吳冠中速寫意境》。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文集《畫里畫外》。 
臺灣臉譜出版社出版《吳冠中速寫意境》。 
臺灣未來書城出版畫論集《吳冠中畫中心情》。 
何燕屏作《大自然之子·吳冠中印象》(《吳冠中速寫意境》,臺灣臉譜出版社,2002年)。 
黑馬作《感悟的靈光》(《吳冠中速寫意境》,臺灣臉譜出版社,2002年)。 
水天中作《“全球化”浪潮中看吳冠中》(《無涯惟智—吳冠中藝術里程》,香港藝術館,2002年)。 
朱錦鸞作《嬗變的紀實:吳冠中其人其藝》(《無涯惟智—吳冠中藝術里程》,香港藝術館, 2002年)。
2003年 84歲,1月,患病,入住北京醫院治療。 
3月,康復出院,開始考慮寫回憶錄或自傳。 
10月,印尼收藏家郭瑞騰在新加坡建立的“吳冠中美術館”落成開幕,同時舉辦“此岸·彼岸—吳冠中藝術50年經典回顧”,并出版同名畫冊。 
12月,接受中國文化部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香港一畫廊舉辦“吳冠中小幅精品展”,同時出版《吳冠中近作集》。 
本年創作油畫二十余幅,八尺幅水墨畫《白發之花》等。 
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2001年作品年鑒》和“吳冠中美文美畫系列”:《朱墨春山》、《山水屐痕》、《又見巴黎》、《望盡天涯路》。 
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作品收藏集》。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四卷本畫集《生命的風景—吳冠中藝術專集》。 
桑尼雅·保明戈爾作《新世紀的吳冠中》(《吳冠中近作集》,香港一畫廊,2003年)。
2004年 85歲,1月,完成自傳《我負丹青》。 
2月,三十年前所作油畫長卷《一九七四年長江》在家中被重新發現。 
6月,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美術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萬達集團和文化部華瀚國際文化發展公司等單位發起舉辦的“情感·創新—吳冠中水墨里程”國際巡回展首站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拉開帷幕。 
6月中,患病,入住北京醫院治療。 
北京紫禁城天地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中華世紀壇舉辦“吳冠中《一九七四年長江》油畫長卷特展”,同時出版同名專輯畫冊。 
7月,“情感·創新—吳冠中水墨里程”展覽移至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同時出版同名畫冊。 
8月,康復出院。 
11月,被收藏的油畫《北京雪》在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以人民幣390萬元成交,再創中國油畫畫價最高紀錄。 
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文集《畫外音》。 
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文集《短笛無腔》。 
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中國油畫十家·吳冠中》。 
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2002~2003年作品年鑒》。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我負丹青—吳冠中自傳》。 
賈方舟作《水墨行程三十年》(《情感·創新—吳冠中水墨里程》,湖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 
劉巨德作《彩色雨》(《情感·創新—吳冠中水墨里程》,湖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
2005年 86歲,1月,《我負丹青—吳冠中自傳》(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版)被中國出版集團選編入《中國文庫》。 
5月,水墨畫《黃土高原》在北京“2005年中國榮寶齋春季拍賣會”上,以人民幣1870萬元成交。此幅于1987年創作的《黃土高原》,是吳冠中代表作品,曾多次參加海內外展覽,1997年于臺灣高雄市山美術館展出后,留贈山美術館收藏。兩年后,山美術館以270萬港幣拍賣售出,在海外被輾轉收藏,2005年初進入國內藝術品市場。 
5月下旬,患病,入住北京醫院治療。 
6月,湖南美術出版社啟動《吳冠中全集》編撰工作,在北京舉行《吳冠中全集》編委會第一次工作會議。 
6月中旬,康復出院。 
9月,上海美術館舉辦“吳冠中藝術回顧展”,展出作品96幅,大部分是近十年的新作。同時出版大型畫冊。赴上海參加畫展開幕活動,向上海美術館捐贈六幅精選作品。 湖南美術出版社在張家界舉行《吳冠中全集》編委會第二次工作會議。 11月,丈二幅水墨畫《鸚鵡天堂》在北京保利國際拍賣公司“2005年秋季拍賣會”上以人民幣3025萬元成交。此幅于1988年創作的巨作曾在美國、日本展出,先被海外收藏家收藏,后轉為國內某企業集團的藏品。本次拍賣的買家是印尼收藏家建在新加坡的“吳冠中美術館”。 
12月,湖南美術出版社在北京舉行《吳冠中全集》編委會第三次工作會議。 
本年創作《晚香》、《自家江山》、《遺忘之花》、《孤峰夕照》、《脂粉世家》、《梧桐入秋》、《棗樹》、《黑蜻蜓》等六十余幅水墨畫,書寫漢字三十余幅。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文集《畫外文思》。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我負丹青·吳冠中自傳》。 
袁運甫作《吳冠中藝術的民族心、中國情—衷心祝賀吳冠中先生畫展在上海開幕》(《吳冠中》,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 
許江作《簡遠高人意,毫端通境逼—淺談吳冠中先生繪畫》(《吳冠中》,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 
殷雙喜作《內心的風景—吳冠中藝術略論》(《吳冠中》,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 
江梅作《“吳冠中藝術回顧展”策展報告》(《吳冠中》,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 
石建邦作《彩面朝天—吳冠中的世界》(上海畫報出版社,2005年)。
2006年 87歲,1月,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百雅軒藝術沙龍承辦的“吳冠中2005年新作展”在中國美術館及百雅軒藝術沙龍展出,共展出水墨畫42幅,書法18幅。 
2月,吳冠中1946年參加公費留法考試的美術史試卷在南京陳之佛先生的女兒陳修范家中被發現。這份被陳之佛先生用毛筆抄錄并批注為“(民國)三五年官費留學考試最優試卷”的考卷共有1700多字。 
4月,“走進北大—吳冠中復制精品展”在北京大學百年學術講堂舉行。 
5月,湖南美術出版社在北京舉行《吳冠中全集》編委會第四次工作會議。 為《吳冠中全集》的出版撰寫自序《目送飛鴻》。 
6月,英國美術評論家邁克·蘇立文教授來北京訪問吳冠中。 
8月,經典代表作油畫長卷《一九七四年長江》,水墨畫《石榴》、《江村》無償捐獻給國家,珍藏于故宮博物院。27日,“吳冠中《一九七四年長江》等作品向國家無償捐贈儀式暨吳冠中歷年捐贈作品匯展開幕式”在故宮博物院太和門廣場舉行。此次活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辦,故宮博物院承辦,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香港藝術館、上海美術館、魯迅博物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協辦。此次展覽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城樓展廳舉行。同時舉行“吳冠中歷年捐贈作品匯展暨傳統與創新·收藏與弘揚”國際學術研討會。 
9月6日,故宮博物院舉辦“吳冠中歷年捐贈作品匯展—紫禁城里的東西方藝術對話”座談會。 
9月11日,中央電視臺三套《文化訪談錄》播出《奉獻—故宮午門專訪吳冠中》專題片。 
11月,由北京師范大學主辦,百雅軒畫廊承辦的“走進京師—吳冠中版畫暨2006年新作展”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 
12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辦“吳冠中2006年新作展”,同時舉行“吳冠中藝術教育”學術研討會。 
12月24日至2007年1月24日,“吳冠中2006年新作展”在百雅軒畫廊舉行。 
香港中文大學授予吳冠中“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12月27日,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專程到北京,向吳冠中頒發榮譽證書。 
廣西美術出版社和百雅軒藝術沙龍聯合出版《吳冠中2005年作品年鑒》。 
文匯出版社出版文集《橫站生涯五十年》。 
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吳冠中文集》之《畫里陰晴》、《文心獨白》卷。 
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大型畫冊《吳冠中捐贈作品匯集》(收錄吳冠中歷年向國家和各種公立機構捐贈的經典作品近百幅)。 
中華書局出版《皓首學術隨筆—吳冠中》。 
百雅軒畫廊和紫禁城出版社聯合出版《吳冠中2006年作品年鑒》。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世界名畫家—吳冠中》。
2007年 88歲,水天中作《吳冠中和他的藝術》(《吳冠中全集》總序,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鄧平祥作《素描寫生—吳冠中藝術的感性之根和形式之源》(《吳冠中全集》第一卷分序,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徐虹作《從“寫生”中尋找繪畫形式美—吳冠中20世紀50—70年代的水彩和油畫》(《吳冠中全集》第二卷分序,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賈方舟作《吳冠中油畫的分期與藝術成就》(《吳冠中全集》第三卷分序,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殷雙喜作《霜葉紅于二月花—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吳冠中油畫藝術》(《吳冠中全集》第四卷分序,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劉驍純作《自然抽象觀念的孕育和形成》(《吳冠中全集》第五卷分序,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劉巨德作《走向未知—吳冠中水墨畫(1986—1990)藝術思想探微》(《吳冠中全集》第六卷分序,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柴寧作《風箏之線—談1991—1996年吳冠中水墨畫創作的抽象化》(《吳冠中全集》第七卷分序,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魯虹作《水墨新曲—吳冠中1997—2006年水墨畫研究》(《吳冠中全集》第八卷分序,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王林作《知識分子的天職是推翻成見—吳冠中寫作生涯與藝術論爭》(《吳冠中全集》第九卷分序,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