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試行“蓓蕾計劃”解決小學“三點半難題”找出路(資料圖片,與文本內容無關) 新華社 張楠/攝
這里所說的美術老師是指在中小學從事美術學科教學的老師,專業美術院校里教美術專業課的老師一般不會被稱為美術老師。說到老師,人們可能會想到一些“高大上”的相關美譽,但作為一種職業,老師自有其職場,美術老師也不例外。中小學美術老師的職場身份既有一般老師的共性特點,又與其他學科老師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不是指學科教學內容的不同,而是特指他們在職場中的生存狀態,多種因素共同影響著美術老師們在當下職場中的角色形象和職場地位。
囧之一
社會、家長與學生心目中:
美術作為非應試學科,重視程度明顯不及應試學科。美術老師的權威性不及班主任和其他應試學科的老師。
所有的職場都會受到時代與社會的影響。現今中小學教育存在的功利性是毋庸諱言的,美術作為非應試學科,社會和家長對它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及應試學科,有不少家長恐怕連自己孩子的美術老師姓甚名誰都不知道。當然,這也與家長的文化素質有一定的關系,如果這些家長在學生時代沒有接受過較好的教育,也會導致他們對現在的學校美術教育缺少基本的認知。于是在他們心目中,孩子的審美素質當然重,但“更”要,重要的是能上一個好的大學,學一個將來能多掙錢的所謂好專業才是硬道理。學生只要將來不考與美術相關的大學,美術學得怎樣似乎關系不大。只要是這種功利思想還有存在的現實環境,吳冠中先生所說的“美盲比文盲還多”的社會現實就一時難以改變。
學生方面,比起應試學科,他們要更喜歡上美術課,因為美術課堂相對來說更為輕松、自由、開放,在美術課上,學生們更容易獲得愉悅感。盡管如此,在一般學生眼里,美術老師的權威性卻不及班主任和其他應試學科的老師,這種差異性的產生主要源自于家長和社會的功利性強化。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現代社會,人們更看重自己的生活質量,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強,而審美能力的培養則與學校美術教育有著很大關系,這應該成為人們的一個基本共識。
在一般人心目中,美術老師的工作就是教學生畫畫,輕松,沒有壓力。至于美術這門學科的價值,包括對孩子成長過程的意義,他們就知之甚少了。其實,要上好一節美術課,教學準備、課堂設計等并不比其他學科簡單,說美術課容易上的人是因為他對美術教育的認識不足,無形中降低了美術老師的工作要求。
囧之二
學校管理系統內:
美術老師在職稱評定、評優獎勵、職務聘任等方面還依然相對處于一種弱勢地位。美術老師們在課堂教學的同時一般還兼作單位的義務美工。
學校是美術老師們的工作單位,是影響他們職場發展的重要平臺。應該說,當下學校美術教育的條件已經有了較大的改觀,可是在學校教師群體里,由于美術教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美術老師在職稱評定、評優獎勵、職務聘任等方面還依然相對處于一種弱勢地位。
在一些學校,美術老師的專業化程度不高,他們在課堂教學的同時一般還兼作單位的義務美工,遇有學校的重要活動,他們的課堂教學可以放一放,美工的活倒是要全力以赴去做好的。可是語文老師一般不會兼作文字秘書,數學老師也很少兼為單位會計。按理講,專業的事情應該讓專業的人去做,在一個專任美術老師缺編的學校里,卻有可能讓應試學科教學實績不理想或者臨近退休年齡的非專業老師兼任美術課教學,而讓專任美術老師去兼帶其它課程。因為在這些學校領導的心目中,美術課堂教學的好壞無關緊要,要緊的是應試學科的教學質量。這樣一來,美術學科當然就成了“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考起來不要”的所謂“副科”了。
美術在學校里的學科地位一般是隨著學生年級的增高不斷被邊緣化的,在小學階段,美術教學基本還算正常,到了初中階段,美術課被應試學科擠占的現象就會時有發生了,高中學生即使想上美術課,沉重的高考壓力和學業負擔會使他們對美術這樣的非應試學科無暇顧及。當然,美術高考生除外,美術高考生所接受的也是另一種應試教育。
美術學科在學校教育中所遭遇的尷尬固然與應試教育的大環境有關,但一個地區或學校主管領導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素養,也會直接影響到美術老師們的職場境遇和職場生態。如果這方面有所欠缺,就會導致美術老師在教學公開課的安排、綜合性榮譽、行政部門表彰等關乎教師職場獲得方面的機會,不及應試學科老師。
如果不論職稱工資的差別,美術老師的工資收入與其他學科老師并沒有什么高下之分。但從職業性收入來講,美術教師的收入應該還是偏低的,這里的職業性收入包括工資收入和利用職業方便和職業影響取得的工資外收入。除了工資收入,少數美術教師也會有其他的勞動收入,比如美術培訓、美術設計制作等,甚至有人業余經商,但這些不在職業性收入范圍之類。在高中帶高考美術班的美術老師,美術作為部分學生的高考科目,任課教師的職業收入和職場地位會相對提高。
囧之三
教育主管部門行政權力下:
針對美術老師的考核量表和具體規則常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平時的課堂教學效果才應該是一個美術老師最重要的教學成果。
教育主管部門對一個地區的教育發展和老師個人的專業成長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中小學美術老師同樣需要接受主管部門的實績考核和職稱評定,其針對美術老師的考核量表和具體規則卻常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有一個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門在美術老師實績考核量表中包括以下幾項:教學成果、教科研成果、藝術活動成果等。其中,教學成果主要是指在參加評優課、個人基本功競賽、專業技能比賽等活動中獲得的獎項,承擔各級示范課、公開課也能獲得一定的分值。由此看來,這其中并沒有平時的課堂教學考核,事實上,平時的課堂教學效果才應該是一個美術老師最重要的教學成果。在如此評價標準下,一些老師的工作重點也隨之發生了非正常偏移,于是,公開課、教研課題、輔導競賽等就成為了他們在職場中的主攻方向,反而將平時面向全體學生的課堂教學弱化了。
有些地區制定的職稱評定標準也偏向于應試科目的老師。比如,某地區的正高級中學教師評選必備條件中就有一條:在縣(市、區)級以上范圍開設教學示范課或學科講座年均不少于3次,其中近5年年均至少有1次在市級以上范圍開設,并獲得好評。一個老師課堂教學和學術研究的水準,與是否有機會開設示范課和講座并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對這樣的個人展示機會幾乎沒有話語權。至于美術老師,這樣的機會相對于應試學科老師就更少了。
有的地方計劃將美術學科納入考試科目,問題是又該怎么考?美術創作并不存在標準答案,有標準答案的美術知識考試又不能反映學生美術學習的整體水平。教育主管部門對美術教學工作的考核,也在不斷變換花樣,一會兒檢查美術作業簿本,一會兒考試美術知識,一會兒考查學生的現場作畫水平,這些考核方法非但不夠科學與客觀,有時還會誤導美術老師的教學工作重點。
囧之四
專業化發展道路上:
如果說因為重視把美術也變成所有學生的應試學科,然后考試成績不斷被排名公布,那豈不是美術教育的異化?
一些教材的編寫者缺少對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系統研究,教材內容的安排比較隨意。
作為職場中人,決定其職業成就的根本因素主要在于其自身的履職觀念和努力程度,對美術老師而言,他的教學水平和職業精神對他的職場發展至關重要。少數美術老師在職場中缺少積極進取的精神,在平時的工作中安于現狀,對自己要求不高,敬業精神缺乏,專業發展遲滯,這自然會影響到他們在職場中的地位與成就。也有一些中小學美術老師,他們沒有妄自菲薄,不斷提升與完善自我,愛崗敬業,勤奮工作,在課堂教學、專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同時贏得了各方面的認可和贊譽。
有的美術老師談到美術學科在學校和社會的地位時,吐槽最多的大概就是自己所教學科不被重視了。但什么叫重視?如果說因為重視把美術也變成所有學生的應試學科,然后考試成績不斷被排名公布,那豈不是美術教育的異化?從某種角度上講,正是由于美術不是應試學科,反而能給美術老師們的自主教學留下更大的施展空間。
另外,美術學科在整個教育系統內的地位和影響力也與這個學科的總體建設有關,其中教材的編寫和理論體系的建構尤為重要。一些教材的編寫者缺少對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系統研究,教材內容的安排比較隨意,比如編委當中泥塑老師強一點,泥塑教學內容就多一點,版畫老師強一點,就多編一些版畫內容,并沒有充分考慮如何以學科知識與技能為支撐,通過美術教育形成學生的核心素養。盡管美術學科也有自己的課程標準作為引領,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理論研究和體系建構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在這方面,與應試學科相比,顯得較為薄弱。教育科研是一個地區教師成長共同體形成的重要凝聚力,美術老師成長共同體的質態也會影響到這個地區美術老師的職場整體影響力。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近些年來,中小學專任美術老師群體在不斷壯大,群體素質不斷提高,更加趨向于專業化。學校美術教育的外部環境和教學設施在不斷改善,職稱評定等評價體系正在完善中,美術教師的相關權益保障有所改觀。正逢盛世,作為這個大時代的美術教育工作者,只要不斷完善自我,有追求有理想有行動,美術老師同樣可以成就自己的職場精彩。